人們都說,有錢沒錢,回家過年。然而有這樣一群人,因為省會地鐵的建設,在這個春節奮戰在施工一線。省會20多個地鐵站點,1000餘名地鐵人選擇留守地鐵工地,為的是讓咱省城人能早日坐上首條地鐵。
  大年初一
  保障工地用電正常
  臘月二十八上午10點,省城已經有了濃濃的過年氣氛,但體育場站、省博物館站等地鐵建設工地上,依然熱火朝天。體育場站工地的一角,26歲的張見從口袋里拿出手機,那個號碼撥了五次,他都沒撥出去,此時眼睛里卻噙著淚花。
  從進入臘月開始,遠在西安的爸爸媽媽就一遍一遍地打電話,問:“孩子,你什麼時候回家?”張見原來說今年一定要回家過年。可是,到臘月二十八這天,領導找他,希望他能留下來,工地上不能沒有電工。幾乎所有的設備都需要電,一旦沒了電,什麼都乾不了。就這樣,張見成為這個工地唯一留守的電工。他定了定心,擦乾眼淚,終於撥通了那個號碼:“媽!”剛開口,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了下來!“孩子,在石家莊過年,自己多註意,穿暖和點,吃碗餃子……”媽媽在電話那頭囑咐著,這頭,張見只是不停地點頭,一次次仰頭讓淚水不要滑落。
  大年初一,張見所在的中鐵七局給大家放假一天,讓大家自由活動。而張見卻不行,一大早,地鐵省博物館站門房的電閘就跳閘了,張見馬不停蹄地趕往現場,打開電錶箱,檢查看是哪兒出了問題,一陣忙活。“如果沒有電,門房這兒就不能使用電暖器,師傅們就得挨凍!一定要儘快恢復供電!”很快,在張見的操作下,電閘修好了。張見又開始去查看其他的電錶箱。
  初一生日
  女兒“送上”電子蛋糕
  昨日早晨8時,在地鐵體育場站,李俊剛順著鐵梯子小心翼翼地一個一個臺階地往下走,走到17米多深的基坑內。到了基坑底部,李俊剛就扛起幾十斤重的鋼筋,“作為一名鋼筋工,每天都要扛鋼筋,綁扎鋼筋。”李俊剛一邊走一邊說。
  “在地鐵工地過年,其實跟在家過年一樣,也吃到了熱騰騰的餃子,豐盛的年夜飯。還可以和工友們圍坐在一起看春節晚會!”李俊剛笑著說,但唯獨大家不能提“家”這個字。因為那裡有自己的爸爸媽媽,妻子兒女……說到這兒,這個40歲的漢子眼角有了淚花。
  可是,很快李俊剛就轉移了話題,他告訴記者這個春節他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生日禮物。大年初一是他的生日,12歲的女兒通過QQ給他送了一份電子蛋糕。“這麼多年我很少過生日,這個生日過得最有意義!”李俊剛說,他是今年1月份剛到這個工地開始幹活的,“這是石家莊修建的第一條地鐵線,我能來修建,覺得也很自豪!”每天都很忙碌,這幾天,晚上他們還要加班到10點多。“累點兒好!不會想家!”李俊剛憨憨一笑。
  想媳婦孩子
  就打電話嘮嘮家常
  今年過年,郝建華和妻子、兒子都沒在家過年。郝建華在地鐵1號線工地上忙碌,妻子帶著兒子回了南寧的孩子姥姥家。“我跟著中鐵七局幹活已經20多年了,每隔幾年,就有一年不能回家過年,家人也都習慣了!”郝建華說,“想媳婦孩子了,就打電話,嘮嘮家常。我每天都給妻兒打電話。”
  郝建華是一名普工,工地上的許多活他都幹得得心應手,綁扎鋼筋、電焊、抽絲等等。“他就是顆金剛鑽,放到哪裡都閃光!”這時,郝建華的一位工友走過來,笑著說。郝建華卻不好意思了,“小的時候,就盼著全家人都能回家過年,可經常不能如願,當時自己也會哭。”郝建華的目光投向了遠方,可參加了工作後,發現自己也身不由己。“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,就要忍受過年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憂傷,就要選擇在工地上踏踏實實地工作!”郝建華說,如今兩位老人已經故去,他覺得在工地上過年,也算祭奠他們,懷念他們。
  “其實,過年的時候,工地為了不讓大家想家,組織大家一塊兒包餃子,看春節晚會,還會準備豐盛的大餐。”郝建華放下鋼筋說,過一會兒,他就要到廚房幫忙,準備豐盛的大餐:“今天中午,我們還要會餐呢!有肘子、魚、蝦、排骨、牛肉、肥腸等等……”他比畫著,臉上流露著會心的笑容。
  馬年馬路上
  他們“跑圈”做“馬”
  □文/圖 本報首席記者 謝鑫名 通訊員 安軍麗
  大年初一正是家人團聚的日子,36歲的66路公交女司機黃慧娜迎來了本命年。大年初一,她手握方向盤在孤單的馬路上“跑圈”,這一天屬馬的她“拉”著公交車,更體現她任勞任怨做“馬”的精神。
  她只是新春佳節“堅守一族”一個小小的縮影。
  初一早5時20分,鞭炮聲陣陣響起。
  黃慧娜像往常一樣趕到公交66路路隊,走進自己開的那輛公交車,掀開車廂機器艙,檢查機油、防凍液、風扇皮,又查看剎車、燈光、輪胎氣壓及各種儀錶,正常無誤後開始啟車預熱,並開啟車內暖風。
  6時整,起早的人已上街串門拜年。黃慧娜駕駛5—0791#公交車駛出總站,大年初一的運營工作開始。
  6時40分到達副站北國商城,停穩後她說:“初一的客流少,8時30分以後出行市民才會逐漸增多。”第一位乘客是一位60歲上下的老人。老人刷卡的那一刻,黃慧娜熱情地打招呼:“新年好!”老人笑盈盈相對:“新年好,辛苦啦!”
  8時許,返迴路隊。隨後是第二趟、第三趟,乘客逐漸增多,其中老人占的比例相對較大。一路上,黃慧娜註意力高度集中,遇年邁上車困難的,總能走出駕駛座,下車攙扶,嘴裡還不斷說“新年好”。
  跑了幾趟,燃氣沒了,在加完氣寫油耗日記時,黃慧娜才拿起水杯,少喝了一小口水。由於一路上重覆口報站,她的嗓子已經有些沙啞,但為了少去廁所卻不願多喝水。
  12時許,在短暫休息時間內,她的愛人、女兒給她送來了餃子和“本命年”禮物。黃慧娜幸福地吃著餃子,幸福地看著愛人和女兒。
  經瞭解得知,黃慧娜於1999年當上公交司機,今年是她在公交車上過的第二個“本命年”。黃慧娜說,其實今天當班同事本命年的還有崔軍強、馬興燕等共計6個人。經路隊安排,特意將她們的運營檔次都安排到了一起,留出了他們集體在車廂的慶祝時間。幾個同事聊得最開心的時候,黃慧娜的愛人、女兒為減輕他們的勞動強度,幫著把車輛、車廂、輪胎、前後門台等衛生進行了認真地清理。
  黃慧娜直率地說,他們這個行業就是這樣,堅守是為了讓乘客回家團聚,而他們記不清在車廂內過了多少個節假日,甚至有的公交“夫妻檔”,一天之內見個面都是難事,就連拜年都得分頭去。
  大年初一15時許,黃慧娜才完成了一天的運營任務,急匆匆往家裡趕,因為親人早在等候了……
  連續12年公交車上過大年
  ■37歲的王海起是公交二公司34路4828#車輛駕駛員,從2002年10月調入34路成為一名公交車長後,他一直擔任著34路末班車的任務,已經有12個年頭了,一年365天,天天如此,從參加工作到現在,他已經跑了4380個末車,連續12年在公交車上過大年。本報記者 孔琳攝影報道
  □文/本報記者 馮月靜 圖/本報記者 郄磊  (原標題:春節沒回家 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堅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x99zxdqy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